close
近日整理大學時代購買的書本資料,翻出一些陳舊泛黃的絕版書,字裡行間還保留著年輕時代閱讀的註記痕跡。在堆積如山的這批絕版書當中,感受較深刻的是一批歷史書,這是我大一修讀中國通史課老師周培智先生交代的課外讀物,當時就把撲滿裡僅有的財產到書店老老實實的買齊了這些「經典讀物」,也老老實實的在同學們都出去郊遊時,自己閉門做了古老的宅宅,在閱讀中,深深體會了歷史的重要性。歷史就是前人經驗的紀錄,一代一代的經驗,便匯聚成為閃亮的智慧,據說兩千多年前的老子,正是從讀史中獲得了智慧,因而成為偉大的哲人。
大學時代,形影不離的這幾本歷史書,包含了梁啟超《中國歷史研究法》、梁啟超《國史研究六篇》、謬鳳林《中國通史要略》、章學誠《文史通義》。從其中體悟了興亡盛衰的歷史規律,也體會了成、住、壞、空的自然轉換。歷史涵養可以把視野拓展到無窮邈遠,心胸塊壘也就自有不同了,歷史真是一個神奇的世界。由這樣的眼光來檢驗當前的社會,自然能看得更加真切,政客的種種伎倆也就無所遁形了。如果每一個人,都能夠有一份宏觀、開闊的歷史觀,那麼當前社會的種種紛擾,應該可以減少,被感情愚弄的善良百姓,也就能夠看清真相,從理性角度來進行衡量、判斷了。所以,從歷史中尋找智慧是每一個現代人都值得一試的工作。
全站熱搜